首页  > 信息中心  > 综合资讯

喜迎全运 | 十五运会筹备亮点有哪些?最新剧透来了!



7月25日下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筹办工作的总体进展和最新成效

 

国家体育总局、粤港澳三地相关负责人出席

 

 

开闭幕式剧透 

四大亮点抢先看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介绍,十五运会开闭幕式将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科技创新引领优势,突出“体育+艺术+科技”的创新思路。目前创意方案已基本完成,具有四大特点:

 

01 突出“家国情怀”

 

在开闭幕式中,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在仪式环节及文体表演中,将用创新形式和手段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全国元素,彰显“一国两制”实践成果。

 

02 突出“湾区魅力”

 

开闭幕式将突出粤港澳特色,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岭南人文与现代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之美与舞台演艺巧妙融合,精心创作体现大湾区融合发展与多样性的文体节目,展示独具魅力的粤语、粤剧、粤歌、粤乐。另外,开闭幕式还将以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等形式,突出粤港澳三地联办特色。

 

03 突出“体育之美”

 

在开闭幕式中,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在仪式环节及文体表演中,将用创新形式和手段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全国元素,彰显“一国两制”实践成果。

 

04 突出“科技之光”

 

开闭幕式秉承“科技全运”“绿色低碳”理念,建立先进技术库,探索多种场景应用,将运用裸眼3D、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为观众呈现前所未有的震撼视觉效果。

 

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图源/羊城晚报)

 

90%以上竞赛场馆

为现有场馆改造升级

 

在场馆建设方面,十五运会突出绿色、智能、共享3个特点。

 

王曦介绍,十五运会在全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实现科技赋能。

 

新近完成改造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璀璨亮灯

 

例如,作为开幕式场馆和田径赛场的广东奥体中心,引入智能导航系统,借助AR技术与蓝牙定位解决“找座难”痛点,并可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信息,感受全新观赛体验。充分考虑全民健身和长期运营需要,赛后各场馆将全面向公众开放,实现全民共享。

 

首设跨境赛事

全运历史上承办最多的一届

 

在港澳协调方面,广东与港澳密切沟通、同声同气,在赛事安排上,坚持“广东为主、港澳优先”,顾及港澳市民的喜好,将击剑、橄榄球项目和乒乓球、排球项目分别安排在港澳赛区。

 

最能体现粤港澳联动办赛特点的莫过于首次设立的两大跨境赛事——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深港马拉松赛。王曦透露,本次十五运会将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

 

例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

 

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便捷的通关将让参赛和观赛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

 

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

 

在综合保障方面,十五运会由粤港澳19个城市承办,是全运历史上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我们坚持以赛事提升城市,推进街区改造、绿化美化、照明优化等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通过拓宽车道、退围拆围等方式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王曦说。

 

在运动员、媒体等服务保障方面,十五运会组委会“一盘棋”制定赛时食宿、交通、医疗等综合保障方案,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提供系列暖心服务。3万名“小海豚”志愿者届时将为大家做好服务,让每一位来客宾至如归。

 

十五运会足球项目女子16岁以下组比赛志愿者

 

官方票务平台拟于8月上旬上线

打造“全运主题游”

 

王曦介绍,十五运会官方票务平台计划于8月上旬上线,届时公众可先完成实名注册、查询赛事日程,提前规划观赛行程;8月下旬,组委会将根据竞赛组织进展,分阶段、分项目释放门票资源。

 

本届赛事的门票定价充分考虑了惠民与公益的双重属性,热门赛事价格普遍亲民,部分赛事采取预约制,力求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赛场、感受比赛、体验赛事。

 

 

此外,广东将统筹全省文旅资源,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全省17个办赛城市推出“一城一主题”的精品文旅线路,精心雕琢文、体、交、旅深度融合的特色产品。

 

广东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游产品,鼓励粤港澳旅行社联合开发“全运主题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同时充分利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

 

 

赛事安排

彰显大湾区新面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介绍了十五运会在赛事安排上的三大亮点:

 

01 群众赛事活动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

 

组委会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基层单位组队参赛,有效整合资源。例如,茂名定向比赛联动“520荔枝节”,“功夫之城”佛山打造太极拳、舞龙舞狮和龙舟项目,“足球之乡”梅州承办五人制足球赛,促进群众赛事活动与各地节庆活动紧密结合,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赛事。

 

02 “三大球”设置青年组

 

十五运会在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上增设青年组,进一步夯实“三大球”青少年人才基础,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展“三大球”运动。

 

03 设置武术项目

 

传承中华武术的独特精神和深厚底蕴,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电子狗、无人车、智能机器人……

充分展现湾区“黑科技”

 

科技赋能是本次十五运会的一大亮点。

 

开闭幕式方面,组委会综合运用各类声光电及智能控制技术辅助艺术创作,采用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数字技术手段,致力为观众献上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育盛会;还设置了智慧的无障碍看台,以电子狗、无人车等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广州体育馆无障碍信息查询屏。(图源/广东残联)

 

观赛体验方面,在全国首创“云上的全运村”,通过AI技术应用和“赛事自由视角系统”等,让观众实现沉浸式的观赛和互动,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跟踪切换球员、运动分析和流媒体的直播分享,极大丰富观赛的乐趣。

 

广州体育馆(图源/南方+)

 

办赛保障方面,组委会融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理念,停车场“光储充放微电网”只需10—15分钟就可以为电车快速充电。智能化的追光跑道帮助运动员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羽毛球AI直播相机可智能识别多拍回合及杀球动作等“高光时刻”。

 

媒体服务方面,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比赛,AI拍摄眼镜帮助记者实现360度全景记录和多视角切换;数字人志愿者将随时为记者提供赛况信息和出行咨询;当记者们疲惫时,智能咖啡机器人60秒就能制成一杯浓香扑鼻的咖啡,还能做出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拉花。

 

十五运会机器人咖啡机

 

香港赛区:

为内地居民赴港签注便利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发布会上表示,为方便内地旅客来香港观赛,组委会正积极争取内地居民赴港签注便利措施,让旅客可以“跟着赛事去旅游”,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的体育和旅游发展。

 

 

香港启德体育园

 

陈国基介绍,全运会不仅可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体旅领域的融合,同时相关赛事也可以激发市民的热情。一方面,香港市民直接参与国家盛事主场观赛,见证国家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招募了超过17000名志愿者,是香港历来最大的志愿者团队,将为十五运会香港赛区提供服务。

 

为迎接全运会的来临,香港正积极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全运会的热度和参与度。8月2日,香港将举办倒计时100天的大型活动;8月3日,将在全港18区开展以全运会为主题的全民运动日,鼓励市民积极关注全运会。

 

澳门赛区:

赴澳观赛或可延长签注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透露,在赛事安排上,澳门赛区有多场精彩的赛事,其中包括乒乓球和女排等热门项目。

 

今年11月,澳门也将迎来年度国际体坛盛事——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届时,全运会与大赛车将形成“大赛车遇上全运会”的动人画面,为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

 

在保障观赛体验上,澳门赛区将善用场馆周边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多样的住宿餐饮选择,满足来自全国各地观赛旅客的不同需求。尤其在通关方面,三地组委会正积极争取为来澳观赛的内地旅客,采取延长签注等便利措施,以“软联通”促进“心相通”,尽最大努力保障旅客观赛体验。

 

此外,澳门赛区将特别结合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和“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系列活动,让体育和文化相得益彰,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故事。

 

 

十五运会还将创造哪些惊喜?

 

一起期待!

 

END

 

来源:广州日报、南方+、羊城晚报